数据百科
杨长教授团队研发全球首款P型透明导电薄膜(CuI):填补全球光电子器件的通用材料导电和透光技术空白
日期:2025年11月13 作者:- 阅读量:585

你知道吗?手机屏幕灵敏触控的背后,有一种能同时实现透光与导电的关键材料——透明导电薄膜。而在闵行“大零号湾”,华东师范大学杨长教授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P型透明导电薄膜(CuI),正重新定义着光电材料技术的未来。未来3至5年,我们或许能在智能玻璃上看电影,借助AR眼镜实现外语实时翻译,这些场景都离不开P型薄膜的技术赋能。


全球首款工业级P型透明导电薄膜大尺寸样品

从“缺失”到“突破”:P型薄膜的技术革命

“玻璃能透光却不导电,金属能导电却不透光,而我们的透明导电薄膜既能透光又能导电,可以同时传递光能和电能。”走进实验室,杨长教授团队的学生陈肖健对外解释了透明导电薄膜的特殊作用。


作为光电子器件的通用材料,透明导电薄膜广泛应用于手机屏幕、太阳能板、智能玻璃等领域。但长期以来,传统的透明导电薄膜被困在“N型”的单一赛道上,存在依赖稀缺资源“铟”、成本高昂以及性能受限于单一导电类型的诸多痛点,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杨长教授团队研发的P型透明导电薄膜,一举打破了这些困局。这种以铜为核心的P型材料,在导电和透光两大特性上都实现了突破,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简单来说,N型材料与P型材料的区别在于电荷正负性的不同。”杨长指出,在缺乏P型材料时,市场一直处于“瘸腿”的状态,“器件本身能发挥出100分的作用,但N型材料只有50分的发挥效率,有了我们的P型材料就能把另外的50分发挥出来,使其理论上的所有功能得以实现。”


杨长课题组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更具产业价值的是其成本优势,基于铜的P型材料成本仅为传统N型材料的30%,“相比于硅这类技术十分成熟且市场价格统一的光电子器件主材,透明导电薄膜材料降本仍存在极大空间,成为工业生产中企业实现降本效益的必争之地。”杨长解释道。CuI在汽车领域,可用于智能车窗,实现调光与触控一体化。在光伏领域,叠层电池搭配P型薄膜,转换效率有望再提升5%。


广东功能膜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运营中心: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二路8号办公楼401室
Copyright 2025-2026 广东功能膜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5456700号-1
【研究院公众号】
【研究院视频号】
0769-89875710
客服电话:(周一到周五08:30-18:00)
联系邮箱
客服邮箱
ceo@moqie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