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百科
薄至1μm!国产PET功能性薄膜实现颠覆性突破!
日期:2025年09月22 作者:广东功能膜工研院 阅读量:713

导语:近日,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89)制造中心传来令整个材料界振奋的消息:自主研发的1微米级PET功能性薄膜成功实现试产! 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高分子功能基材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革命性进展!



 材料的极限挑战:1微米

厚度仅为1μm! 这是怎样的概念?它比人类的一根头发丝(约60微米)还要薄上约60倍!南洋科技成功突破了传统PET薄膜量产厚度的物理极限,将“轻薄”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微米级精度。


在如此极致的轻薄尺度下,材料不仅需要超高的纯净度与均匀性,还必须具备优异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与加工适应性。南洋科技攻克了这些核心材料难题,确保了薄膜在后续复杂加工和应用中的可靠性。


从“保护层”到“智能功能平台”

南洋科技1微米PET功能性薄膜的核心价值,远不止于其物理上的“薄”。它的革命性在于:


  • 卓越的“基材”属性:其超薄、平整、强韧的特性,为后续精密加工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画布”。


  • 强大的“功能承载”能力:这是材料的核心突破点! 该薄膜可作为高性能功能性涂层或微纳结构的理想载体。通过先进的表面处理与涂层技术(如精密涂布、真空镀膜、微纳压印等),可轻松赋予其:①特定电学性能:如导电性、绝缘性、介电性,满足柔性电路、微型传感器电极需求。②精密光学性能:如高透光率、低雾度、特定反射/折射率、滤光特性,应用于微型光学元件、显示技术。③定制化化学性能:如生物相容性、选择透过性、抗腐蚀性、特殊表面能,服务于高端医疗器械、分离膜等。④复合功能集成:可实现在单一超薄基材上集成多种功能,为器件微型化、集成化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这彻底颠覆了传统PET薄膜作为基础包装或保护材料的角色,使其跃升为具备强大可定制性与多功能性的“智能基材平台”!


 国产高端功能膜材的“破壁者”


  • 填补国内空白,比肩国际顶尖:1微米PET功能性薄膜的成功试产,一举填补了国内在该厚度等级高性能功能基材领域的空白,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南洋科技研发团队十年如一日深耕材料科学的结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巅峰体现。


  • 加速关键材料国产化替代:长期以来,超薄高端功能膜材严重依赖进口。南洋科技此举将有力推动该领域高端材料的国产化进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重塑未来产业生态:这款革命性材料,将成为驱动柔性电子、微型传感器、植入式医疗设备、先进显示、微型能源器件等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石性材料。它为终端产品的极致轻薄化、功能高度集成化、性能飞跃性提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材料可能。


 南洋科技:以材料创新为使命的领跑者

    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控股),始终将功能性膜材料的研发与制造作为核心战略。公司已构建起涵盖电容器薄膜、太阳能电池背材膜、光学膜、锂离子电池隔膜四大板块的强大产业生态,并在多个细分领域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 深厚的材料积淀:在超薄聚酯膜领域已处于行业领先,此次1微米PET薄膜是技术积累的再次飞跃。


  • 全链条创新能力:从基础树脂改性、精密制膜到功能化表面处理,具备完整的核心技术链条。


  • 产业生态协同:四大业务板块技术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支撑高端薄膜材料的持续创新。


展望未来:南洋科技正全力推进1微米PET功能性薄膜的规模化量产。这张承载着无限可能的“中国膜”,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广阔市场,以其卓越的材料性能,赋能千行百业,开启一个由超薄智能基材定义的新时代!


广东功能膜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运营中心: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二路8号办公楼401室
Copyright 2025-2026 广东功能膜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5456700号-1
【研究院公众号】
【研究院视频号】
0769-89875710
客服电话:(周一到周五08:30-18:00)
联系邮箱
客服邮箱
ceo@moqiehome.com